语言艺术诠释精彩人生
2021年7月叙事演讲正式启动啦!!!线上线下共计18位参与者,分别由来自苏州、云南、山西、徐州、北京等不同城市和省份。该项目得到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作为学校社会融合项目实施的重要补充,目前已开展两期。项目服务于学校教职工、家长,以及全国从事儿童康复的治疗师们,为他们搭建演讲实践平台,培养好奇心、创造力,开放思维与改造世界的热情。参与者以主题演讲为基础,通过叙事表达与故事重构等方式分享知识与经验、科普教育、启迪智慧,哲学思考。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闪光的地方,但甚少有人愿意讲出来,再加上没有充分沟通和交流,因此经常产生误解,也减少了彼此的信任感。然而,特需儿童的工作者就更应该要懂得倾听对方,理解对方,准确表达,以获得孩子与家长的充分信任,这是为特需儿童服务的前提和基础。


演讲与其说是一门技巧,不如说是门语言的艺术。将自己的想法以对方理解的方式传达,明确观点,逻辑清晰,再加上优美的语言,并结合特需人群自身独特的经历分享传播。大家在叙事的基础上理解语用演讲的重要性,辐射在新课标标准的教学内涵中,从而提升特需儿童对语言的好奇与参与、感受语言的激情和学习,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多元化理解语用的重要性,老师们言传身教,与孩子共同进步。


由于特需孩子有自身发育阶段和病理的特征,老师根据辅导的具体内容,个性化知识输出,重点培养。无论你是什么年龄,何种身份都可以用演讲的方式传达自己的观点与积极向上的态度,以自身的所见、所听、所感传达真实的观点与情感。研究并实践语用新理念、新办法、新技术,帮助特需儿童实现社会回归目标夯实基础。
作为一名康复治疗师,平时接触的人群大多是特殊儿童与家长,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有效地、良好地沟通会事半功倍,也是一名康复治疗师必备的素养,演讲也是沟通的一种形式。我并没有系统的训练,有时缺乏言语的组织与逻辑性,有时在交流过程中容易紧张、找词困难、害怕说错话等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语言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需要自身不断的学习。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