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学校新闻

您的位置: 首页 >最新动态>学校新闻

运动促进学习

来源: 发布时间:2020-12-09 14:44:05 浏览次数: 【字体:


卢梭是法国启蒙时著名的教育家,他强调儿童的成长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要操之过急,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象儿童的样子。在他的《爱弥儿》一书中提出:12岁之前是理性的睡眠期,不能进行道德教育,也不能进行知识教育,感官和身体的训练才是重点。



运动障碍是特殊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障碍之一,其运动功能障碍是其脑发育的异常和发育中脑损伤的结果,脑发育异常和损伤的影响往往还不仅仅止于神经对肌肉的控制,他们的感知觉和认知的发育异常还会波及到其他的系统,神经肌肉系统的障碍又会进一步影响到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的发育,呼吸,循环,消化等生理功能,以及心理情感的发育。所有这些影响作用都是双向互动的,交叉的,有时又是叠加的,这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



在吸收了儿童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运动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基础上,注重医学转换的理念,在传统医疗康复训练中,将体适能训练的体育课程融合融合在每日的PT、OT康复课程中。针对感知运动发育落后和协调运动障碍的问题,为每一个案做体适能分类评估,从心肺功能、肌肉适能、柔韧性、个体能力四个层面给以体适能评估,结合运动技能的平衡感、协调性、肌肉适能、灵敏性、速度和运动前反馈等要素,多元的整合体适能运动训练,特别关注不同障碍类型儿童的个体差异,针对每位儿童不同的感知运动能力的基础水平和表现特点,为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运动是孩子的天性,针对感知运动的训练,创设丰富的无障碍环境,引进先进的设备,制定科学的课程和学习目标,学校开创了特需儿童康复训练的多元化创新举措。感知运动学习是孩子理解生命、体验生命最好的方式之一,能使孩子的身体和精神都趋于强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不仅缩短了康复训练时间,增加了回归社会的可能性。


成长的故事 1 — “我能站起来“

周周同学出生于2016年,出生时体重只有2.55公斤,进入博爱时只有1岁5月,并被诊断为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周周不能四点跪、四点爬、不能独站、独走, 左上肢肌力弱、抓握能力差,不能体位转移,内翻马蹄足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家人非常的沮丧与无奈。


周周同学的先天性多发性关节挛缩症,是因肌肉、关节囊及韧带纤维化,引起以全身多个关节僵直为特征的综合症。在治疗上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因受累关节需要多次手术,且复发率高,但孩子经过有效的康复,是可以获得惊人的自理能力。



在设计周周的康复训练课中,坚持物理治疗,以功能性活动锻炼为主,有效改善和提高了她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是在感觉统合训练,超音波水疗训练,作业治疗、认知、语言及普通幼儿园课程都是她的必修课。经过三年的康复训练,目前已经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父母看到女儿能够站起来,从沉痛到欣喜,从遗憾到期待,从责任到执着,融合康复教育的模式给与了孩子回归社会的能力。



成长故事2 “从悲伤到欢喜”

菲菲同学生于2014年,在2017年6月进入博爱学校,当时只有2岁7月,不能爬、站、走;肌力Ⅲ级、肌张力0级,四肢自主运动减少,肌电图提示:“遗传性周围神经疾病”,一直都未接受规范康复训练,当父母把菲菲送来博爱的时候,即灰心又失望。


菲菲同学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周围神经损害,下肢重于上肢,远端重于近端,常出现运动及感觉障碍,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主要损害感觉纤维尤其后根神经节、脊神经运动纤维、运动和感觉纤维。



学校老师们为菲菲同学量身定制了适合他的康复课程,其中包括:超音波水疗训练、运动康复(四点跪、四点爬、扶物跪走),骑自行车、跪位推球等感觉统合训练、配合音乐游戏互动与蒙氏OT训练,通过医体结合强化训练的方法,达到良好的康复训练效果。三年后的的菲菲可以骑扭扭车、平衡踩踏车。现在,菲菲已经进入了普通幼儿园,但他另外半天还会来到博爱,同时接受融合教育。



在儿童康复运动中,运动让这群特殊的孩子不仅享受到了普通孩子的运动乐趣,还在兴趣为导向的训练中锻炼和提高了各项技能,同时还挖掘了孩子们的潜力。运动学习让孩子们感受运动所蕴含的积极勇敢的精神魅力。孩子们在体育游戏中,在一个能够允许不够完美的动作的环境中学习运动、情感、社会和人际技能。他们勇敢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潜力和他们对运动对生活的渴望和热情。最终以达到学会独立生活的技能,融入社会。

分享到:
【打印正文】